English

创新之光

2001-02-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我有话说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记者在湖南最偏远的农村采访时发现,有的农民说不出省长、市长的名字,但他们却都知道袁隆平。

2月14日,记者又一次来到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访袁隆平院士。

挑战

1961年的一天,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高大,穗大粒多。他如获至宝,将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种下进行试验,望“种”成龙。

稻子抽穗后,后代却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迟的迟,竟没有一株像原来的单株那么好。失望之余,他顿生灵感:迹象表明,这优异稻株不是纯种,而是天然杂种,因为纯种是不会分离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搞杂交水稻呢?当时,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已在玉米、高粱等异花授粉作物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但经典遗传学理论认为,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这个观点被列入了美国大学教材。传统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

经过反复探索,袁隆平提出: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至于自花授粉作物与异花授粉的区别不过是繁殖方法上的不同而已。30岁出头的袁隆平向传统的遗传学理论发出了挑战。

他大胆设想“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并设计出整套培育杂交水稻的方案,即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三系配套,完成不育系繁殖、杂交制种和大田生产应用。

1970年,他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6年,他和助手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却没有能够获得一个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100%的雄性不育系。为什么结果不令人满意?一串串疑问涌上心头。他将各种杂交组合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终于认识到几千个试验所用的杂交材料亲缘关系都太近。于是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杂交稻进行杂交的新设想。接着,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野败”,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找到了突破口。尔后,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培育成功,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第一个具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跳跃

质疑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重要的科学创新方法——这就是袁隆平的思维。

三系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袁隆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地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

这又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好心人说,你已成了著名科学家,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袁隆平回答:“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

1989年夏季遇到异常气候,许多原来鉴定为不育的材料变成了可育,致使研究遭受重大挫折。这一失败挫伤了不少人的信心,甚至出现了全盘否定两系杂交稻研究的冷风。关键时刻,袁隆平没有退缩,他冷静分析,科学地提出了一系列技术策略。在他的带领下,科研人员经过3年摸索,终于发现了水稻光温敏不育性转换与光、温关系的基本规律。一套有效的选育实用光温敏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很快形成。

两系法研究是一项我国独创的高新技术,是世界作物育种上的重大革命,它不仅简化了种子生产的程序,降低了种子成本,而且可以配组自由,大大提高了选育优良组合的机率。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把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与常规稻发展优良株叶提高光合作用等育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设想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极大支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经过5年的攻关,终于在2000年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共有数十个百亩片和数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突破了日本科学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这一成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在农业部颁布的稻米品质的9项主要指标中,超级稻有6项达到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达到2级米标准,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超级杂交稻的研究论文再一次在国际水稻学术会议上引起轰动,各国专家纷纷走到台上,向袁隆平表示祝贺,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人梯

前些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观点,引起世界一阵恐慌。袁隆平站在民族的高度,以自己研究杂交水稻的成果,乐观而自信地回答:“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他深知,科技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需要千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精诚团结与合作。他不计名利,甘当人梯。

从一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他就努力培养年轻人,如今他的第一代学生李必湖、周坤炉、尹华奇都已成了农业科学专家。他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奖金和美国水稻技术公司的顾问费1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和科研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资助和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

福建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后,开展多倍体水稻育种的探索性研究,但苦于经费不足。袁隆平得知后,非常支持,专门拨出一笔科研经费,鼓励他取得成果。

湖南省溆浦县有位高考落榜的女青年,摸索种桃树的新技术。她在研究中遇到了难题,就给袁隆平写信求教。袁隆平看了她寄来的资料,认为她的研究有前途,就热情写信予以指导。女青年在袁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培育成被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桃”的新品种。

袁隆平懂得,未来的农业科技光靠常规技术必将落伍,而必须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甚至深入到分子技术领域,才可能占领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要应用高精尖技术,就必须拥有高精尖的人才。他不遗余力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在,他的研究中心已形成高水准的梯形队伍,高级研究人员超过30名,占科研人员总数的一半。他先后推荐300多名国内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到国外大学和科研机关进修深造。有人问:“袁老师,您这样不断把他们送出去,就不怕他们不回来?”袁隆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些,只有把人家先进的技术学过来,才能把我们的技术水平提得更高。”

可喜的是,研究中心的5名留学博士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95年他们首次在野生稻中发现了两个重要的QTL基因位点,每一个基因位点具有比现有高产杂交稻威优64增产18%的效应,采用分子技术加以利用,将有望带来育种上的新突破。

目前,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几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吸引着众多超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投身这一领域。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杂交水稻科研队伍能与中国的这支队伍相提并论。

1999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批小行星命名仪式。其中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是啊,他的创新精神放射出如此夺目的光芒!成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25年来,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并一直保持着这项领先世界的成果。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该组织首席顾问,7次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在国内举办10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20多个国家培训了200多名技术人才。目前,越南、印度已成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菲律宾、缅甸、孟加拉等国家试种获得了成功。袁隆平的成果和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